1985年,当时央视战地记者李玉谦上去的时候,正好碰到济南军区第67军199师596团7连攻打这个高地,于是拍摄了这场战斗前后发生的所有感人事迹。
突击队
双大功七连并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,1947年11月10日,在石家庄战役突破内市沟战斗中。 该连担任突击队,突破敌前沿后。连续打退敌七次反冲击,重创敌人。荣立集体大功。
1948年1月7日,在夏家庄战斗中,七连连续打垮敌人一个团的十余次进攻,战后,纵队授予该连,铁的连队荣获集体大功一次。1951年赴朝作战,七连被配属到三营,参加了道峰山阻击战,志愿军总部授予道峰山营荣誉称号。
1985年1月,双大功七连开赴老山前线。进入老山后,这支部队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和学习,以适应战场上的情况。训练结束后,七连开赴前线,在和越军进行对峙的几个月里,七连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,多人立功授奖,一排长孙兆群由于在作战中机智勇敢,被提升为副连长。
1985年9月初,968高地上的越军开始活跃起来,经常利用地形优势,袭击和骚扰我军运输线和前沿阵地,最后67军决定组织一支突击队,对968高地出击,进行拔点作战,消灭高地上的越军。
上级决定突击队的53名队员都从双大功七连中抽调,七连副连长孙兆群担任这支突击队的队长。任务下达后,七连所有人都知道,这支所谓的突击队其实就是敢死队,孙兆群就是这支敢死队的队长。但是当组建突击队的消息出来后,战士们丝毫没有犹豫,纷纷向突击队长孙兆群递交请战书。
18岁的7连9班战士马军在报名参加突击队后,却没有能够如愿进入突击队,因为上级查阅了他的档案,发现他是独子,所以把他从突击队中除名了。马军不甘心,多次找突击队长孙兆群理论,最后终于如愿加入了突击队。
和马军相比,17岁的战士顾克路想参加突击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,顾克路并不是独子,孙兆群不愿意要他,是因为他年龄太小了,是整个七连年龄最小的战士,但是顾克路却不愿意。
有一天,顾克路光着膀子,拿着自己写的血书来找孙兆群,说:“连长,我知道你对我好,你怕我打仗死了,但是在祖国的挑选面前,为了我们连队的荣誉,你就把他看成是一个送死的机会,把这个机会给我吧。”
多年后,孙兆群回忆当时的情景时,内心依然翻江倒海,他说:“现在这个时代,到处都是找人,求人,办自己的事,这个小伙子在17岁这一年,问我要的,是一个送死的机会。”面对这样的请求,孙兆群无法拒绝,最终同意了顾克路的请求。
突击队组建完毕之后,上级找了一块和968高地十分相似的高地,用于突击队的训练任务。战斗开始之前,突击队员开始在自己的军装上贴标签,上面写着他们的姓名,血型和所属分队,一旦他们阵亡或者是受伤,这些标签就是战友辨别他们身份的唯一标志。
突击队的组建和训练工作都十分顺利,但是在战斗之前的一次会议上,突击队长孙兆群却发了火。在这场会议上,很多战士都站起来,表示要第一个牺牲,第一个为祖国捐躯,孙兆群越听越生气,说道:“我带的是突击队,不是送死队。我追求的是最小的伤亡,最大的胜利!我们这一帮小兄弟要圆圆满满地完成任务,活着回来。爷爷奶奶,爸爸妈妈,好不容易把你们养这么大,你们这样说,是对你们父母的不负责任,也是对国家,对连队的不负责任。”
进攻968高地
1985年11月30日凌晨,距离总攻发起的日子还有两天,双大功七连突击队的53名队员离开驻地,开赴前线。在到达前沿阵地后,战士们等待了两天,等待时机出击。
12月2日凌晨一点,炮兵开始准备。七点二十八分,炮击开始,上千门火炮同时开火,这一天,落在敌军阵地上的炮弹一共有27万发。按照作战计划,突击队被分为三个波次,前两个波次负责攻打968高地附近的603和604高地两个高地,在将敌军注意力吸引过去后,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三波次将对此次作战的主要目标—968高地发动进攻。
9点10分,在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,双大功七连第一波次接到冲锋命令,第一波次分队长孙卓诗立刻率部向前进攻。敌人很快发现了我军的作战意图,越军炮兵对第一波次的进攻路线进行炮火覆盖,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突击队员们的身边。
我军的炮火也很强大,第一波次队员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,将敌军在603高地上的据点一个又一个地拔掉,占领了603高地的主峰。第一波次的行动只用了两分钟,就成功清除了603高地上的火力点,随后第二波次的队员也开始发动冲锋,突击队长孙兆群一马当先,向越军604高地发动进攻。
在冲锋的过程中,孙兆群身上多处负伤,但是依然拿着冲锋枪往上冲。604高地上的越军抵抗十分激烈,还一度向我军发动反冲锋,战士公衍进头部受伤后,一名越军企图俘虏他,公衍进丝毫没有犹豫,拉响了手榴弹,和越军同归于尽。在我军的强力打击下,604高地也被我军攻占,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三波次突击队开始向968高地发动冲锋。
在冲锋的过程中,17岁的小战士顾克路右腿中弹,他用止血带把腿勒住,从身上解下爆破筒,用爆破筒炸掉了越军火力点。之后越军一发炮弹打来,将顾克路掀飞三四米高,几乎已经被炸掉下半身的顾克路,仍然没有放弃战斗,他解下个橡皮管子(止血带)把自己腿勒住,拿着冲锋枪,两个手肘拄着一点点往前爬。
在爬到越军一处暗堡附近,顾克路将一颗手雷扔进越军暗堡,倒下的时候又顺势把冲锋枪一下送到越军的暗堡洞口,勾动了扳机,打了一个很长很长的连射,直到把枪里面的子弹打没了,枪声停止了,顾克路壮烈牺牲。突击队孙兆群喊道:“这个阵地上的敌人,一个都不能让他们跑掉!”
顾克路的英雄行为激励了其他的突击队员,突击队员怒吼着向敌人发动最后的进攻,最后成功攻占968高地。整场战役,一共只进行了25分钟,但是这短短的25分钟,却让突击队员一生都难以忘记。
在歼灭968高地的敌军后,突击队开始撤退,此时的孙兆群身上已经有17处伤口了,但是他依然命令突击队员,尤其是伤员先行撤退,他和两名战士负责掩护。在撤退的过程中,周国清,刘富民搀扶着身负重伤的突击队长孙兆群慢慢往前走,在距离阵地还有30米时,救护队冲了出来,周国清命令突击队先抢救队长,把队长抬回去。
救护队刚走出10米,一发炮弹呼啸而至,救护队员立刻把孙兆群按在了战壕里,但是走在后面的周国清,刘富民却被炮弹命中,壮烈牺牲。
胜利
整场战斗,我军突击队击毙越军87人,7连突击队53名队员牺牲11人,受伤30余人,只有十几名战士完好无损地回来了。可以说,我军成功完成了这次任务,并且重创了越军。
战斗结束后,突击队员撤退到后方,后方的部队为突击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,大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着赞美的话语。但是,当时所有突击队员回到后方的时候,都没有感到兴奋,而是痛哭。
凯旋门下没有欢笑,有的只是无尽的泪水,当突击队员回到出发前的营房后,心情更加崩溃,因为有些床位的主人再也不会回来了。突击队员马军后来回忆道:“我回到我的营房,我的帐篷里,就我和蒋平两个人孤孤单单,九个人,就剩下我们俩了。”
突击队长孙兆群从医院出院后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就是从烈士档案中找到家中地址,逐一给这些烈士的父母写信,认下了16对父母,他还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分成了16分,寄给16位烈士的父母。在之后的几十年里,孙兆群以儿子的身份先后给烈士父母写信1500多封,资助钱款13万余元,自己家的日子却过得清贫如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